千百年来,随着皇权的更替,国都的名称也不断发生变化。
以中国陕西的西安为例,从古至今它的称呼便有许多不同。
追根溯源,类似国都名称随朝代变迁的现象在历史中屡见不鲜,然而在河南,有一座县城却经历了无数风霜雨雪和朝代更迭,名字却始终未曾改变。其原因,只因这片土地孕育了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。
这座县便是素有“河南第一县”美誉的——息县。
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《题桃花夫人庙》:
“细腰宫里露桃新,脉脉无言几度春。至竟息亡缘底事?可怜金谷坠楼人。”
展开剩余91%诗中所提到的“桃花夫人”,指的是春秋时期闻名天下的四大美女之一,妫姓陈氏。
她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别称——息夫人。
传说息夫人生得粉面桃腮,双眸如秋水般明亮,容颜如同初绽的桃花,美艳动人,体态轻盈宛若燕子,纤细的细腰几乎不能被一握,因而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绝色佳人。
息夫人是陈国陈庄公的两个女儿之一。
历史记载中,息夫人出生于宛丘,今属河南淮阳县。
由于其貌美如花,众多君王皆为她倾倒,但她最终嫁给了息国的国君,而她的姐妹则成了蔡国君主的妻子。
公元前684年,息夫人准备从息国回到陈国省亲,途中途经蔡国。
她心念一动,决定顺路探望嫁入蔡国的姐妹,思念之情溢于言表,遂在蔡国短暂停留。
蔡国君主蔡哀侯以好色闻名,早已听闻息夫人倾国倾城的美名。当得知蔡夫人(息夫人的姐妹)迎来亲人,便欣然表示:“既然是小姨子来访,怎能不见面?”
蔡哀侯的夫人听闻此事,也立刻筹备盛大宴席以示欢迎。
宴席之上,息夫人与蔡夫人促膝长谈,而蔡哀侯的目光却始终离不开息夫人。
息夫人的美貌果真名不虚传,倾国倾城,宛如仙子下凡。
酒意渐浓,蔡哀侯心中躁动难平,见息夫人眉眼含笑,风姿绰约,心潮澎湃,生出不该有的念头。
他趁机无视礼法,放肆地调戏息夫人,紧紧抓住她的手,口中说出许多不堪入耳的话语。
息夫人刚正不阿,身为息国国君之妻,怎可与他人牵扯不清?
更何况蔡哀侯是她姐妹的丈夫。
息夫人奋力反抗,蔡夫人也急忙上前援助。
蔡哀侯当场颜面尽失,怒气难平,但清醒后知道自己错了,连忙向息夫人道歉。
然而息夫人高傲自尊,绝不轻易原谅他的过错。
带着满腹怨气,息夫人返回息国。
息国国君见她神色沉重,关切地询问一路上发生何事,并誓言若有人欺负她必定讨回公道。
听闻此言,息夫人如春水般柔软,依偎在国君怀中,含羞地说:“妾路经蔡国,原想见一见早年嫁入蔡国的姐妹,没想到蔡哀侯竟借酒意对妾不轨……”
息国国君闻言,怒火中烧,紧握息夫人之手,郑重许诺一定讨个公道。
不过蔡国与息国均非强国,若为一女子之事爆发战争,不仅名声难听,息国的军力也不足以发动大战。
思虑再三,息国国君想到以“借力打力”的策略,设下陷阱诱使蔡哀侯中计。
他亲自致信当时强盛的楚国,信中称:“我知楚王早有意吞并蔡国,我此献一计,楚王可假攻我国,待我向蔡哀侯求援,蔡哀侯必出兵相助,届时楚王趁机袭击蔡国,一举两得,何乐而不为?”
楚文王见信后深思熟虑,认为此计甚妙。
楚文王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,登基后连番征战,扩张版图。
望着不远的蔡国与息国,他一直心怀吞并之志。
没想到息国国君主动献计,楚文王自然欣然接受。
同年九月,楚文王大举进攻蔡国。
蔡国势单力薄,终被楚军击败,蔡哀侯被俘。
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记载:“秋九月,楚败蔡师于莘,以蔡侯献舞归。”
楚文王虽生擒蔡哀侯,认为其为正统贵族,可祭祀太庙,但文臣们纷纷进谏:“不可杀蔡侯。”
他们认为杀死蔡侯不利楚国长远利益,劝楚文王将蔡国作为附庸,让蔡哀侯定期朝贡。
楚文王采纳此言,释放蔡哀侯,并举行盛大宫宴以示友好。
公元前680年,蔡哀侯苦于无由向楚文王揭发息国国君的阴谋。
此时,楚文王指着宫中舞姬问:“你看我宫中的美人如何?”
虽战败,蔡哀侯心明眼亮,猜测一切因息国国君而起,且罪魁祸首正是息夫人。
楚文王让一位善弹筝的女子敬酒给蔡哀侯,蔡哀侯看着美人,脑海浮现息夫人绝色容颜。
他想起“楚王好细腰”一语,借机讥讽:“美则美矣,腰却不够细。”
楚文王听闻“细腰”二字,兴趣大增,问他是否见过真正纤细的美人。
蔡哀侯趁机添油加醋,描述息夫人婀娜多姿、细腰盈握的美貌。
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,楚文王闻言心痒难耐,渴望亲眼见识息夫人风采。
蔡哀侯成功将祸水引向东边,心中大喜。
楚文王借游历诸国之名,亲赴息国。
息国国君喜忧参半,热情设宴欢迎。
楚文王却直言:“上次托我攻蔡实为图你夫人,今我来,岂不该让我见她一面?”
息国国君不敢违命,遂请息夫人现身款待。
宴席上,一位身姿婀娜、明眸皓齿、风华绝代的美人登场。
楚文王顿时为息夫人倾倒,夜夜梦见她温柔含笑的面容,难以入眠。
宴罢后,楚文王谋划如何将息夫人据为己有,不久便邀请息国国君赴楚国赴宴。
息国国君未料此为陷阱,赴宴后被楚王手下擒获。
楚文王对息夫人说:“若想夫君活命,便随我至楚国。”
息夫人听闻噩耗,绝望中欲投井自尽,誓不屈于楚文王。
将军斗丹及时阻止,劝息夫人考虑国君的命运。
息夫人幡然醒悟,泪流满面,跪地痛哭,既为国君又为未来忧心忡忡。
楚文王不愿轻易放手,虽未杀息国国君,却令其沦为守城士兵,自此息国无君,渐行渐灭。
楚文王得息夫人宠爱无比,息夫人虽心怀委屈,却为保国君性命,忍辱负重,含泪嫁给楚王。
她被尊称为“文夫人”,三年内为楚文王生下两子,楚堵敖和楚成王。
息夫人在楚国郁郁寡欢,从不争宠谄媚,或许正因她的冷静淡泊,更获楚文王疼爱。
岁月流逝,楚文王忍不住质问:“为何三年未曾与我言语?”
息夫人沉默良久,泪眼婆娑地道出心中苦楚:“妾本他人妻,如今侍奉大王,心中难安。妾有两个夫君,如何在世上抬头?这一切,皆因蔡哀侯当初的轻薄。”
楚文王见她伤心,连忙安慰:“本王必为你报仇。”
楚文王重振旗鼓,再度向蔡国开战,蔡国再度败北。
为安息夫人心,楚文王将蔡哀侯囚禁九年,直至其死。
《左传》载:息夫人三年不语,常泣泪,楚文王为其伐蔡。
尽管如此,息夫人心情依旧郁郁,常怀念与息国国君的旧日时光。
她心中唯一的夫君,始终是息国国君。
公元前677年,楚文王病逝,息夫人大儿子楚堵敖继位。
虽两子皆息夫人所出,但楚成王看不起兄长。
楚堵敖登基即欲杀兄,楚成王逃亡随国,结盟随国军,最终杀死楚堵敖。
王位却落到楚文王弟弟子元手中。
子元早觊觎息夫人美色,掌权后更为放肆,常在众人面前调戏她。
但子元未稳固王位,终被怒不可遏的若敖氏杀死。
此后,息夫人隐居深宫,不问世事,终其一生。
自古红颜薄命,息夫人被称为“桃花夫人”还有一段趣闻。
传言息国国君被俘后沦为城门守卫,息夫人虽被楚文王宠爱,却始终思念夫君。
某年秋季,楚文王出城狩猎,息夫人趁机买通宫人,乔装出城寻夫。
两人相见泪如雨下,息夫人诉说在楚国的艰辛:“妾非贪荣,只为保夫君性命。”
息国国君被其真情感动,言道:“上天让我活着,就是为了与你重逢。”
见昔日丈夫憔悴不堪,息夫人心如刀割,说:“能再见君一面,已无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投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