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段时间,俄乌战争形势变化得很有意思,与乌克兰打了好几年拉锯战的俄罗斯似乎已准备改变战略,如今他们正在集结重兵发起大决战。
而美国在这个关键节点,也决定重启对乌克兰军事支持,甚至可能会加大援助力度。但美军内部的一部分高层却对此持反对意见,他们提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建议:放弃乌克兰,集中力量与中国对抗。
那俄军为何会此时发起决战呢?美国态度转变又是怎么一回事儿?为何会有美国官员建议放弃乌克兰与中国对抗?
我们先来讲“俄军发动决战”的事情。
其实俄方有决战计划,是由于他们对与乌克兰打长期拉锯战没有任何兴趣了。毕竟战争一天没有结束,来自欧洲、美国的制裁就一天不会停止,俄罗斯的经济也会长期承受巨大压力。
虽然现在依靠来自中国的订单,俄罗斯经济仍然能保持整体稳定,但俄方还是希望局部恢复与美欧间的经济合作,毕竟谁都希望自身能扩大商业市场。
展开剩余82%所以若是能早一天结束俄乌战争,俄方自然会争取。更别说,现在也确实是一个了结的好时机,因为特朗普上台后改变了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。
之前特朗普一度完全停止对乌军事援助,这给乌克兰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。
要知道从去年年底起,就有不少西方媒体爆出前线乌军士兵存在严重物资补给问题,甚至连基础弹药都有供应不足的现象。
而美国是乌克兰最大金主,现在它要断供物资,很有可能导致乌军只能用身体去与俄军的钢铁洪流对抗。时间久了,乌军整体的抵抗意志与作战士气必然都会下跌。
那俄方趁乌军最脆弱时集结重兵发动反攻,完全符合战略。
其实俄军要决战,也不只是猜测,还有证据——乌方一些媒体已报道: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附近已集结十余万重兵,甚至还准备邀请朝鲜军队入场。
所以当前俄乌战争形势,正朝着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。也正是因为这种趋势,触动到美国的利益,才让特朗普改变态度。
特朗普上台后,虽然没有像拜登时期那样全力援助乌克兰,他甚至主动恢复俄美关系,还要与俄罗斯加强矿物、能源合作,但这绝不代表特朗普会完全放弃利用“乌克兰问题”做文章。
毕竟目前俄美关系恢复速度很慢,所以乌克兰问题顺理成章成为美国胁迫俄罗斯的重要筹码。也是因为乌克兰在特朗普眼里就是“工具”,所以他这数月内曾多次微调对乌态度。
比如从最开始切断对乌援助,到之后局部恢复援助。
从宣布海马斯火箭炮炮弹、f16导弹都不准备继续援助,到没几天居然声称:这只是国防部的行为,特朗普“提前并不知情”,美方已决定重启对乌援助。
我们从美国反复态度便能看出,特朗普是否要支持乌克兰,要给乌克兰多少物资主要都是看他当时的需求。
那现在俄军正准备策划决战,若是俄军在决战中彻底歼灭了乌军主力,甚至兵锋直指乌首都基辅,那美国还怎么打这张“手牌”?
更何况美国已与乌克兰在矿物领域达成局部共识,俄乌战争一旦结束,美国可能会全面参与到对乌资源的开发当中。
但若是乌克兰在前线失败,俄方在冲突后扶持起一个亲俄政府,这个新政权还会接受泽连斯基时代与美国达成的协定吗?想必这个答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。
所以现在特朗普还不能让乌克兰战败,这也是他此时会突然宣布要继续援助乌克兰,甚至火急火燎制定新援助计划的根本原因。
但美国国体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铁板一块,美国各大政治势力想问题也都是迥异的。
比如美国政府高层现在倾向局部重启对乌援助,可美军队内部却有高层建议:完全放弃乌克兰,集中力量和中国博弈。
美国军方会有这般想法,也与其所处位置有关。
对于美军来说,是不太关注乌克兰的,毕竟美军又不会上场参战,那俄乌战争形势变化与他们有何关系呢?反而是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,美军能说上不少话。
当前中美关系整体处恶化状态,两国军事力量在太平洋上爆发冲突的可能正在增加。
但解放军实力逐渐强大,绝大多数美军高层并无信心能在可能的冲突中保持优势,所以他们自然也就会想着优先集中力量,部署到亚太地区与中国对抗。
而且当前美国对乌方的支持,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军战备。因为美国的工业衰退的非常厉害,这导致现在美军所使用的不少武器装备,仍是冷战时期的库存。
一些新兴装备的服役量相当有限,比如海马斯火箭炮,还有space x公司的星链通讯系统终端。但原先这些东西不少都被美国政府做主送给乌克兰了。
而且之前美总统还多次动用总统提用权给乌克兰带来支持——简单来说,就是直接从现役美军身上扒装备,或者从他们战备库存里面提用装备援助给乌克兰。
这与政府向军火公司下订单完全不同,毕竟美军工企业生产效率太低,消耗掉的武器装备很难及时得到补充,那对乌援助不就直接影响到美军战斗力吗?
出于先保证美军自身战斗力的考虑,军方也会倾向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,然后把有限装备都留下来给自身用,这也是美军高层对援助乌克兰没有兴趣,要求集中力量与中国对抗的缘由。
但就算美军真能截留下一批装备也没任何意义,中美两国间的工业差距摆在那,一旦开战,美国就是很难赢得与中国的消耗战。而多保留一些库存也只能让美军多撑一小段时间,这无法改变大局。
发布于:江西省股票投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