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山东大学体育学院,省高校太极拳教练培训班,苏老师讲身法)
我是教拳五十年的老苏,在山东大学带过无数学生。今儿咱不念经,就唠唠这身法十要——它不在招式花哨,而在让身子骨“活”成一股绳!记住喽:身法不是捆人的绳子,是通气血的活扣儿!
一、胸口含口气,后背绷张弓
莫挺胸凹腰像斗鸡!两肩略往前裹,胸口像揣着热馒头般自然微含——这口气松下去,五脏六腑都舒坦。后背呢?脊椎骨节节捋直,肩胛骨像拉开的弓弦微微绷着劲。前松后紧,如布袋装米:前软后挺,米才不洒!老张以前打拳总驼背,改了这一条,三年腰痛自己好了。
二、头顶悬丝线,谷道提灯笼
下巴微收,想象百会穴有根线往上拎,脖子立马松快!眼不瞪头不仰,精神自然聚。下身咋办?尾椎骨轻轻往前卷,肛门微收如提灯笼——这一提,腰杆自动挺直,整条脊椎像拉开的皮筋,从头到脚都透气!教拳时见人伸脖,我常喊:“头顶天,别让老天压弯腰!”
三、大腿夹热砖,手肘护软肋
裆部不是垮着!大腿根内侧稍用力,如夹块温热的砖,腿劲就攒住了。步子虚实变化全在这!两胳膊呢?别直愣愣张着,肘尖垂地,小臂护着肋骨像母鸡抱窝。去年李婶挨撞没受伤,就因平日练得肘不离肋,肋骨早练成“活盾牌”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四、肩头卸重担,肘底坠秤砣
肩膀一紧拳就僵!想象卸下扁担的挑夫:肩头肉往下滑,锁骨两端松开放平。手肘呢?永远像挂着沉甸甸的秤砣。教初学我总说:“肩膀是挂衣架,挂上衣裳别乱晃!” 肘沉肩松,劲才能从脊背淌到指尖。陈师兄当年肩周炎,靠这一条甩了药罐子。
五、腰转磨豆汁,胯活车轮轴
腰不是铁板!动起来要像石磨转豆——外圈缓,中心稳。胯骨轴儿更得活,左右转换如车轮滚珠。买菜王姨扭秧歌摔不着,就因常年练活胯。记住:腰胯是全身轴承,锈住了,手脚再灵也白搭!
六、呼吸沉脚底,眼神牵四梢
气别卡喉咙!吸气如闻花香到肺底,呼气似脚底吐浊烟。站桩时我让学生想:“吸时地气涌泉入,呼时头顶散云开。”眼神更紧要——手到眼到,如放风筝牵住线。去年小刘拳架散乱,调了呼吸眼神,三月竟拿省赛金奖!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七、十指透微风,足心吸地气
手非死攥空拳!指缝间似有微风穿过,掌心微凹如捧露水。脚呢?五趾松抓地,想象足心吸着地气。练拳时我踩学员脚背笑问:“吸住了没?” 吸地如树根,任他推搡不动摇!
八、动静如抽丝,快慢似揉面
动时别咔嚓断劲!要像抽蚕丝:缓、匀、绵不断。快时如揉发面——外柔内韧暗含劲。徒弟急躁时,我按他肩膀说:“你当打铁呢?这是绣花功!”
九、差错莫较劲,歪斜自回调
身子歪了别硬扳!像醉汉扶墙:胯微调,肩微顺,偏一寸就回三分。教拳五十载,见太多人跟自个儿较劲摔跟头。记住:骨正筋柔,错位也能顺回来!
十、终日守规矩,刹那得自在
别嫌规矩多!它如河床导水流——日日练,年年磨,突然某天打拳,觉着每根骨头都在笑!那时方懂:框子框住的不是人,是散乱的气血。框内极紧,框外极松——这松,才是真自在!
结语:
同学们,这十要不是枷锁,是老祖宗传的“活命方子”!我七十八岁能爬千佛山,全仗身子骨听话。
记住苏老头的话:身法活,命就长;
筋骨通,病不生。
明早六点,操场槐树下——咱照着十要,把自个儿重新“组装”一回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投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